种名 |
灰树花 |
俗名 |
栗蘑、千佛菌、重菇、莲花菌 |
中文学名 |
贝叶多孔菌 |
拉丁学名 |
Grifola frondosa (Dicks.:F.r)S.F.Gray |
分类地位 |
真菌界、担子菌亚门、非菌褶目、多孔菌科、奇果属 |
||
品 种 描 述 |
子实体由多个菌盖组成,重叠成覆瓦状,群生。菌盖肉质,呈扇形或匙形,灰白色至灰黑色,有放射状条纹,边缘薄,内卷,幼嫩时菌盖外沿有一轮白边,菌盖背面为白色,子实体成熟后,菌盖背面出现蜂窝状多空的子实层。菌孔侧壁着生子实层,能产生担孢子,孢子印白色。菌柄多分支,侧生,扁圆柱形,中实,灰白色,肉质,成熟是菌孔延生到菌柄。 |
||
食药用功效及食用方法 |
①灰树花具有补脾益气、清暑热的功效。可降血压,增强肌体抵抗能力,加速伤口愈合,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丰富,常食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,含有多糖,能提高人体免疫力。 ②灰树花有独特香气和口感,营养丰富。食用方法多样,可炒、烧、涮、炖,做汤,做馅,凉拌质地脆嫩。 |
||
培养基参考配方 |
①原种培养基:棉籽壳90%,麦麸9%,碳酸钙1%。 ②栽培种培养基:木屑75%、麸皮玉米粉1:2混合物23%、糖1%、石膏粉1%、含水量60%—63%。 |
||
栽 培 条 件 |
①温度: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20—25℃,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18—23℃。 ②湿度:培养料含水量55%—63%,发菌期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%左右,子实体原基及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在85%—90%为宜。 ③光照: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照,原基发育及子实体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。 ④pH值:菌丝在pH值4—7.5范围内均能生长,最适pH值为5.5—6.5。 |
||
附 注 |
①灰树花属极好氧性菌类,对氧气的需求比其他食用菌要多,因此栽培过程中要每天换气5—6次。 ②上述培养基配方仅供参考,在原种培养基中还可以加入一定比例的麦粒,麦粒的爆发力比较强,用麦粒培养基制做的原种接种,只需接入一小点儿菌种即可萌发的很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