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名 |
鸡腿菇(蘑) |
俗名 |
凤爪蘑、高脚小伞菌(东北)、沙河菌(四川) |
中文学名 |
毛头鬼伞 |
拉丁学名 |
Coprinus comatus (Müell.ex Fr.) S.F.Gray. |
分类地位 |
真菌界,担子菌亚门,层菌纲,伞菌目,鬼伞科,鬼伞属(Coprinus)。 |
||
品种描述 |
鸡腿菇的菌丝体呈浅灰白色绒毛状,浓密,粗壮,生长整齐。一般7~9天可长满试管,40~45天可长满原种瓶或袋。鸡腿菇子实体群生,菌盖幼时近圆柱状,顶部圆,高6~15㎝,宽4~6㎝,后呈钟形;菌盖白色,顶部浅黄色,初时光滑,表皮层后渐裂开形成平状而反卷的羊毛状鳞片。菌肉中部较厚,向边缘渐薄,白色,味柔和。菌褶离生、密,幅稍宽,初时白色,后变为粉灰色至黑色,后期与菌盖边缘一起液化为墨汁状。菌柄长10~20㎝,粗1~2㎝,圆柱形,近基部渐膨大,白色,光滑。菌环膜质,白色,后期可上下移动,易脱落。 |
||
食药用功效及食用方法 |
①鸡腿菇具有益胃、清神、治痔的功能,可治消化不良、精神疲乏和痔疮。还含有抗癌活性物质和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,长期食用,有较好的效果。 ②鸡腿菇用作炒、炖、煲汤久煮不烂,口感滑嫩,清香美味。烹调方法很多,比如香糟鸡腿菇、虾仁鸡腿菇、素炒鸡腿菇、杂菜鸡腿菇等。 |
||
培养基 参考配方 |
①原种培养基:棉籽壳90%,麦麸9%,碳酸钙1%。 ②栽培培养基:棉籽壳90%,麦麸5%,石灰2%,过磷酸钙2.5%,尿素0.5%。 |
||
栽培条件 |
①温度: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2~25℃,子实体最适温度为16~22℃。 ②湿度:培养料最适合的含水量为60%~65%,菌丝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为65%~70%,出菇期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5%~95%。 ③空气:鸡腿菇属好气性菌类,栽培过程中要经常通风换气。 ④光线:鸡腿菇菌丝体的生长不需要光照,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散射光。 ⑤酸碱度:菌丝体生长的最适pH为6.5~7.5。 |
||
附注 |
①栽培过程中鸡腿菇菌丝、子实体生长需氧量大,要通过经常打开门窗换气,还要防止外风直接直接吹向鸡腿菇,引起菇体泛红起毛。 ②上述培养基配方仅供参考 |